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代表大会 > 霍邱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 > 大会文件

霍邱县“十四五”规划《纲要》解析

发布时间:2021-08-02 14:08作者:霍邱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保护视力色: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建设新阶段现代化幸福美好霍邱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霍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已经县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批准,并于今年526日以霍政〔202114号文件正式印发实施。《纲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化“两个坚持”、落实“两个更大”,对“十四五”时期我县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全县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现就《纲要》中关于我县“十四五”规划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简要解析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化“121”四大平台高质量建设,加快建设霍邱(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奋力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在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幸福美好霍邱上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二、总体目标

2025年,我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市功能品质明显提高,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城乡区域、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等领域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具体是:

经济综合实力和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全县生产总值达到400亿元,年均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10亿元、年均增长10%;累计到位境内资金550亿元、年均增长10%;累计利用外资3亿美元、年均增长6%;进出口总额达到8260万美元、年均增长7%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5:40:45

产城融合和城乡协调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县域空间格局和产业布局更加合理,“121”四大平台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40平方公里。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5G网络实现全县覆盖,县城、产业园区等区域实现深度覆盖并规模商用。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备。

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显著增强,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大气、水、土壤、森林、湿地质量持续提高,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6%,工农兵大桥和东湖闸等国控断面地表水质稳定达到类标准。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量、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量、耕地保有量达到市下达的约束性指标要求。森林覆盖率达到11%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3403元和22500元,年均分别增长8%10%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9医疗健康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营商环境更加优越。安全发展屏障更加牢靠,基本建立强大公共卫生体系和综合应急保障体系。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霍邱、平安霍邱、健康霍邱、智慧霍邱建设深入开展。

远期展望,到2035年,力争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达到2020年的三倍,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大幅跃升,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霍邱、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健康霍邱、平安霍邱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建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优美宜居;人民生活殷实富裕,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与长三角平均水平大体相当,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三、重点任务

聚焦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1.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工业强县战略,加快实施工业积树造林工程,大力发展钢铁产业,强化钢铁产业首位产业地位,提升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推进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形成工业发展新格局。以全产业链发展为导向,集中精力、集聚资源、集成政策,大力发展矿冶产业和铁基新材料深加工业,建设长三角地区新兴钢铁产业基地,打造我县加速崛起的增长极,到2025年,力争钢铁产业年产值达到1000亿元。提升发展传统优势工业,加强技术改造升级,培育新的特色和品牌,实现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全面跃升。抓住合肥高新区与我县合作共建的历史性机遇,以合肥高新区霍邱现代产业园为主战场,大力引进和培育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我县加速崛起的新兴方阵

2.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以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商贸、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社区服务、房地产等领域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休闲旅游、工业旅游、红色旅游、康养旅游,推进我县旅游由景区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积极争创3A级以上旅游景区。支持乡镇结合本地特色,深挖旅游资源,建设高标准农家乐、休闲旅游示范点、乡村旅游景点。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和配套服务,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推动农产品上行。优化城市社区和重点乡镇商贸设施空间布局,打造“15分钟便民商圈

3.建设现代农业强县。按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思路,推动种植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着力推进农业产业“138+N”工程,加快形成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实现传统农业大县向现代农业强县跨越。持续开展绿色增产攻关示范行动,提高优质粮食生产能力,保持总产全省领先位次。大力发展稻田龙虾、麻黄鸡、霍寿黑猪、皖西白鹅、朗德鹅、莲藕、构树、杞柳、瓜蒌等优势特色产业,高标准打造一批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引导和鼓励农民采取租赁、托管、股份合作等方式流转土地,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品牌强农和质量兴农工程,积极申报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

开展全域统筹,构筑协调发展新格局

4. 高质量建设滨水之都皖西钢城将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作为我县城市建设的核心战略,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优化城市发展布局,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努力建设经济充满活力、生活品质优良、生态环境优美的滨水之都皖西钢城。坚持规划引领,着力构建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筹 一主一副城市规划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积极推进城市综合体、购物广场建设,建设城市商业圈。高质量配套教育、医养、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城市优质生活圈。有序推进安置房建设和老旧小区改造,建设一批精品住宅小区。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加大环境建设和综合整治力度,建立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持续提升城管智慧化水平。

5. 加快建设霍邱(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以国家支持皖北地区发展为契机,加快建设以霍邱经济开发区为龙头,以合肥高新区霍邱现代产业园为重要支撑,以长集农产品精深加工、冯井资源循环化利用、扈胡绿色化工为重要节点的霍邱(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着力打造 “1+1+3”产业发展板块,即建成霍邱经济开发区千亿级园区,合肥高新区霍邱现代产业园双百亿级园区,长集农产品精深加工、冯井资源循环化利用、扈胡绿色化工3个百亿级产业园。

6. 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改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城乡之间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平等交换和自由流动,推动城乡互动融合发展。紧密对接市一谷一带”“一岭一库发展平台,放大生态资源、农业资源和乡村旅游资源优势,统筹推进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农业发展,把淠淮沿岸建设成为生态安全带、旅游观光带和产业富民带。强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立足经济基础和资源、文化特色,突出一镇一品,做大做强乡镇经济。围绕布局美、建筑美、生活美,融合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功能四位一体,高标准建设特色小镇。深入实施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扎实推进村庄清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村庄规划建设提升三大行动,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7.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构建防止返贫、应对相对贫困和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长远发展的体制机制。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分类做好脱贫攻坚政策统筹衔接,保持财力投入力度总体稳定。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健全针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继续做好四带一自产业扶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机制,鼓励引导工商资本投身乡村振兴,推动村企要素互换、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挖掘内需潜力,拓展经济增长新空间

8.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聚焦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加快构建互联感知、智能高效、创新引领的新型基础设施,5G网络实现全县覆盖,县城、开发区和主要景点等区域实现深度覆盖并规模商用。加快数字霍邱建设,统筹建设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平台和社会治理一网统管平台,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9. 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以县城和中心镇为重点,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标扩面公共服务设施,推进县一院迁建、县二院扩建、县中医院提升,改善乡镇卫生院硬件设施条件。按照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标准,改善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实现校舍和场所标准化。提级扩能环境卫生设施,逐步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提档升级市政公用设施,布局建设公共停车场和配建停车场,缓解人流密集区停车难问题。提质增效产业培育设施,健全检验检测认证中心,提高产品质量标准。

10.加强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工程建设。加强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工程建设,构建功能完备、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更好地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和服务居民生活。统筹推进公路、水运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积极谋划推进沿淮高铁霍邱段、阜六铁路复线和霍邱通用机场等重大项目建设,形成内外通道联通、城乡覆盖广泛、节点功能完善、运输服务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深化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建设。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补齐防洪排涝短板,提高水资源合理调配与高效利用水平。加快淮河行蓄洪区居民迁建工程建设。巩固提升农村供水能力,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完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优化能源布局和能源结构,加快县域电网建设,提高综合供电能力和可靠性。

11.培育发展新消费。适应消费新趋势,以消费模式、消费业态创新为重点,培育消费新热点,繁荣消费市场,释放消费潜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品质化消费需求。培育发展直播电商,支持发展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等新零售业态,鼓励增设无人超市、智能售货机等新零售设施,大力发展共享消费、定制消费。支持传统商贸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互联网+流通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

增强创新能力,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12.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培育发展创新型企业,鼓励企业围绕铁基新材料深加工、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重点领域,选择一批重大科技专项进行技术攻关,力争部分领域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重点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支持企业争取重点研发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一室一中心等省、市创新平台。鼓励企业购置研发仪器设备,提升研发能力。帮助企业申报科技创新项目,争取国家和省、市项目支持。支持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设一批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加大财政对科技发展的投入,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创新活动。

13.深入推进创业创新。坚持包容审慎监管,落实和完善鼓励创新创业扶持政策,着力破除制约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释放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生态,推进创新创业融入发展各领域各环节,打造双创升级版。加快建设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和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创新创业载体,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孵化机构落户我县。继续实施返乡创业工程,加快推进返乡创业园三期建设,支持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和退役军人等各类人员返乡创业。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积极投身科技创业,建立完善科研人员校企、院企共建双聘机制。实施专精特新培育工程,推进个转企、小升规,打造一批单打冠军”“隐形冠军”“行业小巨人企业。

14.建设人力资源强县。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围绕产业链打造人才链,围绕人才链构建服务链,更大力度推进人才优先发展。抓好各类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培训,造就一批具有精湛技艺、高超技能、较强创新能力的能工巧匠,推动全县劳动力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由技能型向工匠型转变。完善招才引智绿色通道机制,全面落实人才引进各项政策,突出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聚集培育一批研发水平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人才团队。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我县创新创业,鼓励霍邱籍人才返乡创业,争取更多人才团队纳入省市重点扶持范畴。

深化市场化改革,争创发展新优势

15.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及《安徽省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办法》,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审批事项和审批环节,推深做实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创优四最营商环境。严格落实国家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清理和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减轻企业负担。深化一网一门一次和综合窗口改革,推行线上线下联动办理,推进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异地可办、全网通办,推进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16.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清理废除与企业性质挂钩的不合理规定,保障民营企业平等获取生产要素和政策支持。落实民营企业上市挂牌奖励政策,在财政税收、用地用能、金融支持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提供政策支持,进一步降低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促进正向激励,营造支持民营企业、尊重民营企业家的良好社会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引导民营企业深化改革,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民营企业独立或参与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实施技术改造转化创新成果。

17.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正确处理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的突破。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最大限度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深化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建立保障与激励并重的财政管理体系。强化企业投资主体地位,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建立公开、公平市场准入条件,依法平等开放投资领域,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进入交通、能源、金融、市政基础设施、医疗、教育、文化等行业及领域。深化农村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增添开放合作新活力

18. 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政策措施、重点项目等方面与沪苏浙全方位对标对接,更加主动、更大力度融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积极承接沪苏浙产业转移,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全面融入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全面对接长三角区域超大规模市场,强化农产品销售和旅游市场开发,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和休闲旅游后花园。主动对接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在科创平台、人才、技术等领域全面合作,协同推进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以沪苏浙、合肥市为重点区域,推动开发区与沪苏浙园区开展更加广泛的结对共建合作,深化与合肥高新区合作,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加快落实长三角地区社保转移接续、异地就医结算制度。

19. 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实施招商带动战略,坚定不移把招商引资作为基础性、战略性的重要工作来抓。突出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谋划重点项目,筛选重点企业,力争引进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积树成林,形成集聚效应。创新招商方式,激发招商队伍活力。完善重大项目跟踪调度和服务推进制度。加强对外宣传,积极推介我县发展优势、产业状况和投资机遇,帮助投资者认识霍邱和投资霍邱,提升霍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0.培育外贸新增长点。支持企业参加一带一路展会和欧洲知名展会,巩固拓展柳编工艺品、纺织服装出口市场,促进铁基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品出口。积极承接沿海地区加工贸易、订单双转移,力争加工贸易取得新突破。加大对外贸企业监测服务力度,促进出口型产业项目增资扩产,培育外贸主体。积极承接进博会、世界制造业大会溢出效应,鼓励企业扩大进口,支持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重要零部件,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健全贸易摩擦应对机制,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21.加强开放载体建设。落实国家政策措施,加快建设霍邱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强化要素保障,推动我县传统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适应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趋势,推进建设霍邱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对接合肥市和六安市跨境电子商务基地建设,吸引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形成集通关、收结汇、退税、仓储、物流、金融等多种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推动我县柳编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开放创新,加强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引导基地企业拓展国际营销网络,创建出口品牌。

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家园

22.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确保大气、水环境质量和土壤质量不断改善。建立河湖清洁长效管理机制,打造淮河、淠河、沣河、汲河、史河等清水廊道。加强城东湖、龙潭水库等水源地保护,实施龙潭水库周边群众搬迁工程,强化问题整改,促进水体水质明显改善。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强化重点污染源工业废水达标排放,开展市政排水管网修复及雨污分流改造。统筹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加强危险废弃物污染防治,有效降低环境风险。加强白色污染治理。

23.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严守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红线,落实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减少各类开发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开展园林县城创建,精心打造城区绿色廊道和慢行系统,全面推动县乡公路和河流沿线绿化提升,突出抓好长防林、中央财政补贴造林和四旁四边四创绿化提升等林业重点工程,积极开展森林创建工作,争创一批省级森林村庄。加强东西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安阳山省级森林公园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抓好森林、湿地、湖泊、水系、蓄滞(行)洪区等重要生态系统及生态脆弱地区的保护。

24.促进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耗和水、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促进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清理和盘活工业用地存量,提升产业用地效率。加强城镇集约高效用地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进产业集中区循环化改造,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推进各种农业资源往复多层与高效利用,推进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25.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倡导合理消费、理性消费,推进光盘行动,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推动形成全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倡导合理消费、理性消费和清洁消费,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绿色商场、绿色社区等创建活动,广泛动员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增进民生福祉,共建共享美好新生活

26.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让居民拥有更满意更稳定的收入。完善工资制度,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优化创业服务环境,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提升居民经营性财产性收入。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激发农村产权权能,加快释放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的改革红利。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持续增加农业投入和对农村地区的转移支付。

27.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把促进就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大力发展基于平台经济、数字经济、宅经济的新就业形态,支持企业开展共享用工,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健全就业需求调查和失业监测预警机制。

28.全面推进健康霍邱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实施健康促进政策,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构建起有效保障的公共卫生体系,努力做到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推进县疾控机构标准化建设。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我县医疗服务水平。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发展,支持中医药在防治疾病、保障健康中发挥更大作用。抓好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多形式多渠道培育和引进人才。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全民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健康产业。

29.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县。强化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加大公办园和普惠园建设步伐,支持社会力量建设普惠园。持续抓好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中小学校布局优化、普通高中优质化发展,改善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设施条件。创新发展职业教育。启动皖西经济技术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学校工作。在完成B类中职学校标准建设基础上,将霍邱工业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服务钢城的全省重点建设农村中专学校。建立健全协调统一的职业教育领导体制,促进产教融合工作有效开展。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及装备信息化改造升级,智慧学校实现全覆盖。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

30.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保转移接续,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制度,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健全老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和设施,完善帮扶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制度。

31.提高人口管理服务质量。落实国家人口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完善配套政策,逐步减轻群众生育养育负担,积极推进母婴设施建设,营造生育友好、家庭友好的社会环境。大力推动3周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积极做好妇幼健康工作,扎实实施三级出生缺陷干预措施,筑牢母婴安全底线,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继续完善人口监测机制和监测体系。深化健康家庭一卡通服务。

32.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推进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培育养老新业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

33.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全县共识,深化对新发展理念和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的学习宣传,汇聚发展力量。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全面提升公民道德文明素质,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巩固提升文明县城创建成果。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广泛开展文明霍邱志愿服务行动,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34.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坚持共享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以县、乡镇、村三级为单元,加快建设各类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推进村(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中心村农民文化乐园建设,提升服务功能,实现资源整合、共享。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向社会全部免费开放公共文化场馆,完善相关服务项目。深度挖掘具有霍邱特色的红色文化、古蓼文化、农耕文化、柳编文化、诗词文化内涵,加强霍邱文庙、李特故居、李氏庄园等文化遗产的固态保护、活态传承和业态提升,做好霍邱柳编、临淮泥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开发。开展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和送戏、送电影、送图书等文化下乡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提高城乡居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35.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促进文化与农业、科技、信息、旅游、体育等相融合,培育发展网络直播、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新兴产业,推动工艺美术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大力扶持小微文化企业,积极培育文化创客。培育发展矿山工业景区创意文化园,把昔日的工业锈带变成生活秀带。加快建设临淮岗景区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项目建设,推进县委党校生态文明示范基地建设,发展一批文化元素特征突出、产业基础较好的平台载体。大力发展文化中介服务机构和行业组织,激发文化市场活力。

36.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向基层放权赋能,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

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霍邱

37. 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深入落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方案体系,分领域完善风险监测预警指标,全方位防控各领域重大风险。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扎实推进雪亮工程建设,深入开展守护平安行动,常态化机制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坚决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黑恶势力、新型网络犯罪。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完善信访制度,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加强各级综治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建设维稳态势监测预警平台,提高预警预测预防能力,完善平安建设实体化运作制度机制,加强平安霍邱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建设。

38. 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行业部门监管责任、企事业单位主体责任和个人责任,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开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攻坚行动,完善食品药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严惩重处食品药品安全领域违法犯罪。强化河流湖泊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城市防洪安全。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推动企业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依法推进安全生产工作,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强化行政执法和责任追究。开展科技强安行动,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实施抢险救援能力提升工程,发展巨灾保险,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做好防震减灾、消防救援工作。

39. 确保经济安全。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实现重要产业、基础设施、战略资源、重大科技等关键领域安全可控。强化农产品供给保障,确保口粮绝对安全、重要农副产品供应充足。维护水利、电力、供水、油气、交通、通信、网络、金融等重要基础设施安全。维护金融安全,完善地方金融监管规则和机制,建立健全市场化、法治化的金融风险处置机制,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确保生态安全,维护新型领域安全。强化政府债务预算管理,严格控制隐性债务增量,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全面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强化对数据资源、网络信息和关键设施的保护。